《我不是药神》触动了观众哪根神经?2018-07-06 21:59:00 来源:好居网 阅读量:19589
导读:写这篇文章时,略有兴奋感。刚看完徐峥主演的《我不是药神》,第一个感觉就是:这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重大收获和突破,它彰显了中国电影人的艺术良心。我这样说,是有依据...
写这篇文章时,略有兴奋感。刚看完徐峥主演的《我不是药神》,第一个感觉就是:这是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重大收获和突破,它彰显了中国电影人的艺术良心。 我这样说,是有依据的。因为在票房和口碑难得一致的情况下,此片不但票房连续走高,且参与方股价逆势增长,产生了“口碑零差评”的奇迹。此外难能可贵的是,影片对功与罪、情与法的矛盾把握,超出了很多人认知中的“把控尺度”,带有相当的尖锐性,可是这些“点”,都被完整地保留下来。在中国观影现状几乎陷入“越脑残越红火”的险境下,一部略显沉闷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像一匹黑马那样赫然出现,不但是对“倡导现实题材电影”的强力支持,更让人重新体认电影的多重价值。 《我不是药神》改编自真实事件,讲述的是在进口药价格高昂的情况下,一个看似油腻的保健品店主为绝症患者代购印度仿制药的故事。徐峥扮演的这位店主,其初衷是为了拯救父亲和摆脱家庭困境,所以冒着风险去印度采购白血病人的特效仿制药。但在“非法销售”的过程中,他不但自己发财致富,还给病人带来了福音。然而事关专利的“法理”和事关救命的“情理”产生了矛盾,于是,我们看到这位感人的平民英雄为之付出了坐牢的代价,而那些为保命而购药的病人也差点触犯法律,只能弱弱地向警察设问:我们只是要活下去,难道这也有罪? 这样的设问,触到了观众的泪点,也触到了社会的痛点。 由于曾经的制度性缺失,无数戴着口罩的白血病病人为了购买天价药,不是倾家荡产,就是过早离世,然而价格公道的印度仿制药明明就在伸手可及处,却无法获准使用。谁来为病人的“保命”负责?徐峥扮演的保健品店主的“及时出场”,既是对某种“社会空白”的救助,也暗示了某种“社会补偿机制”的可行性。他从最初的“投机赚钱”到后来的“义举贴钱”,其精神境界的逐步提升,靠的是清晰的心理历程来铺就展示,具有相当的可信度。这样接地气的“平民英雄”特别具有感染力,仿佛此人就在人们身边,由此深深触动了观众的神经,口碑爆棚也就不足为怪了。 在《我不是药神》里,我们多次看到,那些微粒白血病患者一次次仿佛抓住了生的希望,但又一次次眼睁睁看着希望慢慢滑走,而阻碍他们“保命”的,居然是法律制度设计和公共权力运行中所存在的盲点或模糊地带。观影中,观众身临其境产生的代偿感,让他们止不住泪像决了堤一样涌来,难怪有人观影后在朋友圈发了一条“谁家还没个病人”,立即引来如潮的“泪流满面”表情包。这就是现实主义电影的魅力和伟力,“看谁能够触动观众的神经”的另一种表述就是,谁能搭准时代和人民的脉搏,把人民之心声转换成成功的艺术创作,谁才有可能成为受人民拥戴的艺术家。 好的影片,应该是票房和口碑正相关的,“越脑残越火爆”绝不该是常态。电影的本质就是自带“启蒙、审美、娱乐”功能,如果只有娱乐功能,那是对电影的亵渎和轻慢。多年来,对电影的启蒙和审美功能的开掘进行乏善可陈,其根本原因就是不敢直面现实,尤其是稍带“敏感”的现实题材。真正具有思想的优秀电影人,不会囿于思想惰性和所谓的安全感,忽视遍地皆是的好素材好题材,而会从中沙里淘金,发掘丰厚生活的题材和思想馈赠,并予以提炼提升。虽然这样的优秀电影人还出现得不多,但他们一旦浮出水面,具有重要的表率作用,有望推动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良性发展。 最后还要为审片方点赞。若按某种传统审片套路,这类“非主流视角”的影片很难通过,包括片中对警方虽合法理却不合人情之侦查与追捕,也给予了比较现实的呈现,以往这样的呈现能不能投射于银幕,往往是要让人捏一把汗的。但我们心理预设的“不可能”,在《我不是药神》的高开高走面前,恰恰显出了思维的狭隘性。真正具有开放性的思维、发展的眼光,就该直面各种矛盾,包括功与罪、情与法的矛盾,并从中捋出解决矛盾的途径和方法,找出制度缺憾,缓解社会矛盾,凸显人性光辉,这才是棋高一着的“正面接触”。 (本文由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) 声明: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,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观点,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。投资有风险,需谨慎。 下一篇:返回列表
推荐产品
经典回顾
|
||
网站地图 备案号:京ICP备19048932号-2 中国最专业的房产家居、装修建材行业资讯网络平台 本站部分资源来自网友上传,如果无意之中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联系本站,本站将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。 |